找到相关内容500篇,用时7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湾佛教四大道场的经营与转型── 佛光山、慈济、法鼓山、中台山

    亚洲十二个、美加十三个、欧洲七个、纽澳十个、中南美三个、南非六个。各寺院道场幷依所在地人口数及经常性集会人数,区分院﹝如台北普门寺、高雄普贤寺、美国西来寺、东京院和雪梨佛光寺﹞、分院﹝极乐寺、...民众支援的目标反而变得不明确。   近年来,佛教界对慈济的批评也逐渐加剧,火力集中在佛学所教诲的普渡与渡的问题。就以慈济到大陆盖住屋给水灾受难户例,因为受灾者遍及数省,慈济只在一小地方赈灾,这种...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781720.html
  • 天台宗学派纲要1

    在世时的真正说法内容及行证过程也因此迭经修改,大小乘各家学派,都是在一个完整的架构下面面俱到说明了各家佛法观点,中国天台宗及其它各家以大乘基础的佛法观点,都已经经过检,因此后学者也应该知道此一检...三界次第,从欲界地,未到地,初禅地,二禅地,三禅地,四禅地,空处地,识处,无所有处地,非有想非无想处地,如是次地,有十一种地差别不同,有法无法二道,是阿比昙杂心圣行,安乐行中深妙禅定即不如此,何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0581857.html
  • 佛教生态伦理核心及其现代诠释

    而在“正报”与“依报”的关系上,佛教提出了“依正不二”的辨证思想。北魏昙鸾在《往生论注》(卷下)中云:“众生报...以及佛教生态观的理论框架构设,这无疑佛教生态思想的现代诠释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不过,佛教生态伦理的“普世化”诠释不能停留在泛泛的理论嫁接层面,...

    唐忠毛

    环保|生态|科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23040182598.html
  • 华严宗思想源流

    证入的如来果地海印三昧一乘教门,一则众菩萨未臻上 乘之众生所解释的缘起因分同教门。教的意思即谓唯佛能够自证,未证佛境者则不可言喻;同教的意思则是一般凡夫皆可依之修行以上求佛道,但到最后仍须进入...三教的判教说之外,又于渐教之中区分声闻菩萨二种;或又有依真 谛所译之摄大乘论释分别小乘,三乘,一乘。其后撰华严五十要问答,分三乘教始(初)终二教,一乘教二教,最后于华严孔目章中方始确立五教的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02184350.html
  • 社会和谐与宗教承担

    。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全局的观点看问题,和谐社会建设对宗教所需要的首先当是它在这一建设中所能发挥的那种的亚社会系统所无法承担的特殊功能或特殊作用,从而宗教在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特别致力的...轴心时期之后的宗教,理解一种解脱或救赎之道,而这种解脱或救赎之道的根本内容即在于“人类生存从自我中心向实在中心的转变”。[15]应该说,他所给出的这个宗教公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印度教的中心概念不是...

    段德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040885334.html
  • 极堪注意的湮没中之摄论宗

    先真谛而殁,亦本宗之大不幸也。  僧宗亦真谛弟子中之杰出者,真谛随处翻传,前者多亲流疏解,依心胜相,後疏并是僧宗所陈,躬对本师,重释旨,增减或异,大义无亏。宗公著行状,广行於世,举谛之弟子者,每...者,谓十二入等一切诸法,但唯是识,离乱识外,无余法故,一切诸法,皆识摄,此义决定故,称摄无倒,无倒故如如,未是无相如如也。无变异者,明此乱识,即是分别依他似尘识所显,由分别性永无故,依他性亦不有,...

    威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8100987100.html
  • 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2)

    的护法等十大论师诸释合糅一部,汉译《成唯识论》十卷,其后我国学瑜伽宗的,都以这《成唯识论》中心,所以有“唯识宗”的一个名称。玄奘的高足慈恩大师窥基,这论著《述记》二十卷,又著《枢要》四卷,...种子,物、心、自然、人(色)心、依正等诸法,全是由这第八识体内的种子显现,所以万有毕竟阿赖耶识的内容,阿赖耶识之外并没有的万法。又这种子有“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两种,有漏种子无论甚么人都共通...

    月溪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392289256.html
  • 研律指南──印顺法师对《律藏》集成的探究

    佛法”;但《僧祇律》特别提出立部,即在〈戒经〉的十修多罗(戒序、波罗夷等八法、随顺法)中称为“随顺法”的;此乃因<波罗提木叉经>是原始结集的根本律(也称为经、法),而僧伽规制是以“波罗提木叉”审决...法”是摩得勒伽的古型,犍度的母体;但在上座部犍度的分离立过程中,“杂诵”越来越小了。   (三)关于受戒犍度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以“佛传”考察重心,认为《铜鍱律》的“大犍度”是古形;其次...

    清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43889830.html
  • 佛说盂兰盆经解

      佛说盂兰盆经,乃本经总名,古德所释经题,有通有别,经之一字通题,通于诸经,如楞严经,法华经等,均称是经,故云通题。佛说盂兰盆五字题,惟限此经名称,故云题,于诸经故。现在先释题,次释通题,在题中,先释佛说,次释盂兰盆。   佛说二字,先释佛,次释说。   佛是梵语,具云佛陀,译华语,就是觉,而佛的觉,是究竟觉,因佛俱不凡的大智慧,了知宇宙万法,皆是空化,悉是无常,不被物欲...

    纯果法师

    孝亲|盂兰盆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9/07191290072.html
  •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续一)

    ○所说,三藏经指小乘的经、律、论,而大乘则处所结集,单名摩诃衍藏。这里所说「三藏经」,是按《大智度论》的说法,指小乘的经、律、论。   (26)天竺:印度的古译名。   (27)大乘部:即大乘...可知佛的肉身虽然不存在了,但常以化身度脱众生。   有人说,事实不是这样的。什么呢?如果那时佛已得涅盘实道,肉身不存在了,心意也没有了,怎么能在五道中现出化身,度脱众生,净佛国土呢?比如实在有幻师...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6562293157.html